意见箱
5月22日,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如约而至。2025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是“万物共生 和美永续”,呼吁大家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,创和美永续之路。
蝙蝠是翼手目 (Chiroptera) 动物的俗称,隶属于哺乳纲 (Mammalia) 真兽亚纲 (Eutheria),是唯一具备真正飞行能力的哺乳类。蝠谐音“福”,福至蝠归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,蝙蝠是福气、长寿、吉祥、幸福的象征。除文化象征外,蝙蝠在生态系统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,它们在害虫控制、种子传播、植物授粉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生态作用。
江苏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,属亚热带气候,其优越的自然环境为野生动物的生存和繁衍创造了良好条件。目前江苏省记录的翼手目动物有3科8属21种(蒋志刚等,2015;魏辅文等,2022)。为了进一步摸清江苏翼手目资源本底,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联合东北师范大学在江苏省开展了蝙蝠调查。调查采用雾网与手抄网相结合的方式,成功记录了多种蝙蝠。值得一提的是,经形态学与分子系统学双重鉴定,发现高颅鼠耳蝠(Myotis siligorensis)和亚洲长翼蝠(Miniopterus fuliginosus)2种蝙蝠为江苏省翼手目新纪录物种,为江苏省野生动物家族增添了新成员。相关结果以“江苏省翼手目二新纪录:高颅鼠耳蝠和亚洲长翼蝠”为题发表于《兽类学报》2025年第2期。
图1 高颅鼠耳蝠标本照(♂)
A:头部侧面观、背部和腹部毛发;B:后足;C:上下颌牙齿 形态;D:颅骨正面;E:颅骨腹面观;F:下颌骨正面观;G:颅骨和下颌骨侧面观
图2 亚洲长翼蝠标本照(♂)
A:头部侧面观、背部和腹部毛发;B:折翼形态;C:上下颌牙齿形态;D:颅骨正面;E:下颌骨正面观;F:颅骨腹面观;G:颅骨和下颌骨侧面观。蝙蝠正面照由Gábor Csorba提供
高颅鼠耳蝠最早由Horsfield(1855)根据尼泊尔的标本命名,主要表现为较小的体型及凸显饱满的脑颅特征。高颅鼠耳蝠在国外主要分布于印度北部、柬埔寨、尼泊尔东部、越南、老挝、马来半岛和加里曼丹岛北部。在国内,其仅分布于贵州、福建、海南和云南等西南或南方地区。亚洲长翼蝠拥有狭长的翼型,广泛分布于高加索以东的亚洲大陆地区。在国内主要广泛分布于北京、河北、四川、云南、安徽、浙江、福建等地。本次在江苏省发现亚洲长翼蝠,进一步向中国东部扩大了其分布范围。
高颅鼠耳蝠和亚洲长翼蝠在江苏的新发现,不仅丰富了它们的基础生物学资料,也扩大了两个物种在中国的分布范围。依据本次调查,江苏省记录的翼手目种类由21种增加到23种,丰富了江苏省哺乳动物资源多样性。